魯農技字〔2021〕2號
各市農業農村局:
為貫徹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關于統籌做好農村地區疫情防控和“菜籃子”產品穩產保供視頻調度會議精神,落實省委省政府有關部署,按照省農業農村廳2021年第一次廳長辦公會議要求,切實抓好蔬菜生產管理,保證市場供應,我廳組織有關專家,研究制定了《全省冬春設施蔬菜穩產保供生產技術指導意見》,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當地實際,認真組織實施。
各地要高度重視冬春蔬菜的生產和管理,采取多種形式,加強技術指導和服務,加大蔬菜生產關鍵技術的推廣普及力度,提高蔬菜市場供應能力,為打贏疫情防控做出積極貢獻。
山東省農業農村廳
2021年2月3日
全省冬春設施蔬菜穩產保供生產技術指導意見
冬春季節是設施蔬菜生產管理的關鍵時期,加強設施蔬菜生產科學指導,對保障春節期間蔬菜市場供應和價格穩定,助力疫情防控具有重要意義。
一、科學應對災害性天氣
冬春過渡時期,風、雪、陰、霧、霾等災害性天氣交叉多發,對設施蔬菜生產有較大影響,要科學應對,加強管理。
(一)寒潮天氣
1.做好防風。一是關閉好放風口,及時修補棚膜破損處。二是檢查壓膜線,在日光溫室、拱圓大棚等蔬菜設施棚膜上,每隔一道壓膜繩臨時再增加一道,加固棚膜避免被大風掀起。三是蓋好保溫被后,可按東西橫向壓兩根加布套的細鋼索,防止大風將保溫被吹起。四是對結構不堅固的設施,架設臨時立柱,確保設施不被大雪壓塌。
2.做好保溫增溫。一是寒潮來臨前,設施內不要追肥澆水,以防地溫降低過大、濕度過高導致病害發生。白天利用晴好天氣實行高溫管理,增加溫室蓄熱。對于保溫效果不理想的設施,可在后墻增加一層保溫層,保溫被、苯板或泡沫板等均可,提高防寒能力。二是在設施外臨時加蓋一層保溫被,或在保溫被外再覆蓋一層棚膜,提高保溫效果。三是設施內采取雙層或多層膜覆蓋,四是如果設施內溫度降幅較大,也可采用電暖氣、熱風機、電熱鼓風爐、增溫燃料塊、燃油熱風爐等方式進行臨時加溫。要特別注意用火、用電安全。
3.清除積雪。及時清除棚上積雪,以防壓塌棚體。可以在保溫被外蓋一層棚膜,既提高保溫效果,也有利于積雪清除。
(二)連陰天或霧霾天氣
1.合理揭蓋保溫被。一旦出現太陽,在保證棚內溫度不降低的情況下,揭開部分保溫被,增加棚內光照。
2.人工補光。棚內安裝植物補光燈進行人工補光,使蔬菜每天見光時間不小于10小時。
3.加強管理。采用煙霧劑或高效彌霧機噴藥防治病蟲害,膜下澆小水,及時清理老葉、病葉,合理整枝打杈留果,及時采摘成熟果實。
二、加強在田蔬菜科學管理
(一)科學肥水管理。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和蔬菜長勢,科學運用肥水。采用膜下澆小水,切忌溝灌漫灌。提倡采用水肥一體化設備追肥澆水,保持棚內合理的空氣濕度和土壤濕度。增施生物菌肥、腐植酸肥、甲殼素、海藻肥以及氨基酸類等利于養根的肥料。
(二)科學病蟲害防控。冬春季是灰霉病、白粉病、靶斑病等病害高發期,要加大防控力度。科學釋放天敵昆蟲防治害蟲。適當提高棚內溫度并及時通風降濕。及時摘除病葉、病果,密封收集移至棚外集中處理,以免造成病害再侵染。采用粉塵法或煙霧法施藥,用高效煙霧機、彌霧機噴藥。
(三)科學植株調整。及時去掉老、病葉片,疏除小果、畸形果,合理整枝、打杈、吊蔓、落蔓。
(四)科學輔助授粉。靈活采用昆蟲(熊蜂、蜜蜂)、振蕩器、人工、植物生長調節劑等方式輔助授粉,提高果菜類蔬菜的座果率,增加產量。
三、做好茬口銜接和備播工作
一是日光溫室冬春(或早春)茬蔬菜已開始定植,要做好苗期管理,做到苗全苗壯,力爭提早上市。
二是及早做好種苗準備工作。早春拱棚甘藍、馬鈴薯、芹菜等進入適播(定植)期,積極與大型育苗企業對接,提前做好育苗工作,確保不誤農時。
三是加強棚室空閑期管理。前茬拉秧后,及時清除殘枝、吊繩等;仔細查看設施狀況,及時修補破損棚膜、防蟲網等;結合深翻,增施有機肥、生物菌肥等,改善土壤地力條件,為下茬蔬菜生產做好準備。
四是充分利用設施空間,加大小白菜、油麥菜、菠菜等速生蔬菜的生產力度,填補蔬菜供應缺口,豐富蔬菜花色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