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農業重大病蟲害防治指揮(領導)機構、省農業重大病蟲害防治與農產品質量安全指揮部成員單位:
現將《山東省2021年小麥條銹病應急防控預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切實做好小麥條銹病等重大病蟲害防控工作,堅決奪取夏糧豐收,為全年糧食豐收夯實基礎。
山東省農業重大病蟲害防治
與農產品質量安全指揮部辦公室
2021年3月11日
山東省2021年小麥條銹病應急防控預案
一、指導思想與防控目標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特別是糧食安全的重要論述。堅持政府主導機制,嚴格落實屬地責任,強化風險意識、底線思維,牢固樹立抗災奪豐收思想。采取“統防統治、聯防聯控、群防群治”相結合的防控策略,確保小麥條銹病等重大病蟲應急防控快速高效,發病田應急防治處置率達100%,綜合防治效果80%以上,病害損失率控制在5%以內,奮力奪取夏糧豐收,為全年糧食豐收奠定堅實基礎。
二、指揮發動與督促指導
省農業重大病蟲害防治與農產品質量安全指揮部(以下簡稱“省指揮部”)負責全省小麥條銹病應急防控指揮協調工作。省農業農村廳具體組織田間調查監測預報工作,并在防控關鍵時期組織省級調研指導組深入一線督促指導防控工作?!笆≈笓]部”其他成員單位按照職責分工做好各項服務保障工作。
地方各級農業重大病蟲害防治指揮(領導)機構負責屬地小麥條銹病應急防控指揮協調工作,協助落實重大病蟲害防控“政府主導、屬地負責”機制,做好當地小麥條銹病應急防控組織發動工作;負責當地應急防控安全生產工作,落實安全生產責任,避免農藥藥害、中毒事故和農機具安全事故發生。地方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負責本轄區應急防控的督促指導工作,指導基層和生產主體安全生產、合理用藥、科學防控。
三、監測預報與信息發布
(一)掌握動態。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密切跟蹤全國小麥條銹病發生發展動態,結合氣候因素,分段研判小麥條銹病發生趨勢,有關信息及時報送當地政府和重大病蟲防治指揮(領導)機構。
(二)田間調查。3月份開始,各級農業農村部門派出足夠數量專業技術人員,規范開展病情田間調查,全力保障測報調查必要的采集、交通、通訊等條件,確保病情調查準確、信息傳輸暢通。我省首次見病后,立即開展大田普查。
(三)預報預警。根據全國發生動態,省農業農村廳在3月份發布發生趨勢預報,4月上旬發布發生形勢預報,我省首次見病后立即發布警報。各市、縣(區、市)農業農村部門根據全國病情發生進展,適時發布預報警報。
(四)信息調度。3月份啟動小麥病蟲周報制度。我省首次見病后啟動日報制度,實行零報告,重大情況隨時報告。信息由縣(區、市)、市農業農村部門逐級上報。各級農業農村部門根據同級政府和農業重大病蟲害防治指揮(領導)機構規定,相關信息及時報告政府和防治指揮(領導)機構。省農業農村廳根據病情發生發展形勢,適時向省政府和“省指揮部”報告,達到一級響應后定期報告,并根據有關規定報省應急廳,相關信息同時通報“省指揮部”成員單位。
(五)信息發布。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負責小麥條銹病相關信息發布和新聞宣傳工作,重大災情經同級政府審核后發布。準確及時回應大眾和媒體關注,準確客觀反映災情信息,及時發布科學防控應對措施,強化輿論引導,營造防病治蟲奪豐收良好輿論氛圍,引導督促各類生產主體依法落實防病治蟲主體責任。
四、應急準備與演練
省農業農村廳負責,適時組織召開全省小麥重大病蟲應急防控現場會,檢驗和演練應急機制,發動全省掀起防病治蟲奪豐收高潮。全省有3個設區市發病且病田率均達到10%以上,病情有繼續擴散流行趨勢時,省農業農村廳要根據發生發展趨勢,及時測算應急防控資金需求,報告省政府協調省級生產救災資金支援。
地方各級農業重大病蟲害防治指揮(領導)機構,要根據當地農業農村部門預測和往年小麥條銹病發生情況,適時會商測算防災資金需求并報同級政府,落實防控所需資金,提前做好農藥、機械等物資籌備,做好植保專業化服務組織人員培訓和動員工作,確保應急防控戰役“兵精糧足”。
五、事件分級與應急響應
(一)三級響應??h(區、市)小麥條銹病病田率達到20%且病情仍有快速擴展趨勢,由當地縣(區、市)政府或同級農業重大病蟲害防治指揮(領導)機構宣布啟動三級響應。響應措施包括:立即部署應急儲備物資到一線;發動農民群眾開展群防群治;2日內應急生產救災資金足額到位,開通應急防控物資政府采購綠色通道或應急程序;3日內足夠數量的專業化應急防控隊伍一線展開,7日內全域內統防統治覆蓋一遍。
(二)二級響應。設區市3個以上縣(區、市)發病,且病田率都達到15%以上且病情有繼續擴散蔓延勢頭,由所在設區市政府或同級農業重大病蟲害應急防治指揮(領導)機構宣布啟動二級響應。響應措施包括:立即動員全市開展普遍防治;分配市級應急防控儲備物資到一線,全市范圍內調配應急防控隊伍;3日內落實市級應急生產救災資金;發動全市聯防聯控、統防統治、群防群治全面展開,10日內全域普防一遍;市級調研指導組長住一線督促指導。
(三)一級響應。全省3個以上設區市啟動二級響應,或全省有10個以上縣(區、市)啟動三級響應,或全省有20個以上縣較普遍發病且病情繼續擴散流行趨勢明顯,由“省指揮部”宣布啟動一級響應。響應措施包括:落實省級生產救災資金并5日內分配到各市、縣(區、市);發動全省規模聯防聯控、統防統治、群防群治高潮,10日內已發病設區市全部普防一遍;組織未發病市、縣(區、市)加大調查監測力度,進入應急防控臨戰狀態,根據病情進展適時展開全域普防行動;省級調研指導組分片包干,開展不停頓巡回指導,督促地方落實防控措施,提高防控效果,指導地方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及時排除安全隱患。
六、評估與總結
(一)調查評估。應急防控結束后,各級農業農村部門立即開展防控效果調查,評估災害損失。財政部門做好救災資金使用情況統計調查,評估救災資金績效。
(二)總結報告。市、縣(區、市)農業農村部門牽頭對小麥條銹病應急防控工作進行全面總結,形成報告逐級上報上級農業農村部門,并報同級政府和農業重大病蟲害防治指揮(領導)機構。省農業農村廳總結全省應急防控工作開展情況,報省政府和“省指揮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