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應急管理部中華全國總工會關于印發工傷預防五年行動計劃(2021-2025)的通知》(人社部發〔2020〕90號)要求,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等9部門聯合制定了《山東省工傷預防五年行動計劃(2021-2025年)實施方案》。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各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會同相關單位合理規劃“十四五”時期工傷預防工作,制定具體實施方案,調整完善2021年工傷預防計劃,確保“十四五”工傷預防工作開好局、起好步。各地制定的具體方案于6月底前報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
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山東省工業和
信息化廳
山東省財政廳
山東省住房和
城鄉建設廳
山東省交通運輸廳
山東省衛生健康
委員會
山東省應急管理廳
山東省能源局
山東省總工會
2021年5月31日
(此件主動公開)
(聯系單位: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工傷保險處)
山東省工傷預防五年行動計劃(2021-2025年)實施方案
為做好全省“十四五”時期工傷預防工作,切實減少工傷事故和職業病危害,保障勞動者職業健康權益,按照《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應急管理部中華全國總工會關于印發工傷預防五年行動計劃(2021-2025)的通知》(人社部發〔2020〕90號,以下簡稱《通知》)要求,結合工作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工作目標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聚焦惠民生要求,服務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大局,采取一切適當的手段組織推進工傷預防工作,進一步增進勞動者福祉,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2025年底,實現以下目標:
——工傷事故發生率明顯下降,重點行業事故發生率降低20%左右;
——工作場所勞動條件不斷改善,切實降低塵肺病等職業病的發生率;
——重點行業企業重點人員工傷預防培訓實現全覆蓋,工傷預防意識和能力明顯提升。
二、工作原則
(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重要指示精神,順應勞動者對工作安全的期待,堅持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把減少事故傷害和職業病危害作為工傷預防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
(二)堅持工傷預防優先。完善工傷預防、補償、康復“三位一體”的工傷保險制度體系,把工傷預防作為工傷保險工作的優先事項,健全制度、規范管理、專業運作、逐步推開,從源頭上防止工傷事故發生,切實保障勞動者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三)堅持系統集成高效。工傷預防是一項系統工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發揮牽頭部門作用,統籌謀劃、整體推進,職能部門要發揮各自的特點和優勢,促進落實安全生產職業衛生法律法規規定、實施各自領域工傷預防項目的監督管理,上下左右協同聯動,形成整體工作合力。
三、工作任務
(一)建立健全工傷預防聯防聯控機制。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會同相關部門建立聯席會議制度,明確職責分工,加強協調聯動,開展聯合檢查,督促用人單位認真落實工傷預防主體責任。要完善參保登記系統,建立信息交換、數據共享機制,實現行業企業、人員情況、工傷事故、職業病等信息數據共享。對各類安全隱患、工傷事故苗頭性問題和職業病危害因素濃(強)度超標現象進行重點治理,提出限期整改建議;對未按規定落實主體責任的,由相關部門依據安全生產法和職業病防治法嚴肅處理。
(二)精準確定重點行業企業。各地要加強對工傷預防相關數據的分析,定期研究本地區工傷事故和職業病危害的現狀及變化情況,研究確定工傷預防重點領域,依法確定重點項目。本期計劃主要圍繞工傷事故和職業病高發的危險化學品、礦山、冶金、建材、建筑施工、交通運輸、機械制造等重點行業企業開展。各市可結合實際明確本地區重點行業、重點領域。
(三)深入推進重點行業企業參保擴面。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專門力量,進行摸底排查,摸清摸實分行業企業狀況、人員數量、參保繳費、工傷事故等情況,形成基礎資料并定期更新,為實施工傷預防五年計劃打下堅實基礎。各地要全面落實“全民參保計劃”,在重點行業每年集中開展1次工傷保險專項擴面行動,對未參加工傷保險的企業,綜合運用法律、行政、經濟等手段,分類制定具體措施督促整改,基本實現法定人員全覆蓋。以高危行業農民工為重點,持續推進建筑、交通、水利、能源等建設領域按項目參加工傷保險。各地摸底情況于2021年9月底前報送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四)全面加強工傷預防宣傳。充分發揮主流媒體和新媒體作用,調動各部門和有關行業企業宣傳的積極性,運用專題報道、影音視頻、圖標圖解、典型案例、身邊工傷事件等多種形式,普及工傷預防知識,提高職工自我防護意識。鼓勵工傷事故和職業病高發易發企業設立工傷預防警示教育基地。各市要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強化警示教育,實施“點對點”“面對面”的宣傳,增加體驗性和溝通性,切實提高宣傳效果。每年組織一次集中宣傳活動。2021年,確定8月份為集中宣傳月,宣傳主題為“預防塵肺病——工傷保險進企業”,全省各地同步集中宣傳。各地要結合集中宣傳活動,制定年度宣傳計劃,明確宣傳重點,擴大覆蓋面,形成常態化宣傳工作機制。
(五)突出抓好工傷預防培訓。各市要制定年度培訓計劃,將重點行業重點企業分管負責人、安全管理部門負責人和一線班組長等重點崗位人員作為重點群體,分類分級開展培訓,2025年底前實現培訓全覆蓋。技工院校要全面開設工傷預防課程,將安全生產、職業病防治與工傷預防的政策法規、事故防范知識、工傷事故與職業病警示教育等內容作為工傷預防培訓必修內容。鼓勵各地采取線上培訓與線下培訓相結合的方式,更加注重發揮線上培訓作用,一體化推進工傷預防信息共享、在線培訓和考核評估,不斷創新培訓方式方法,著力提升培訓效果。
(六)健全完善工傷保險費率浮動制度。要健全完善費率浮動管理制度,充分發揮浮動費率的激勵和約束作用,提高用人單位主動做好工傷預防工作的積極性,從源頭上減少工傷事故和職業病的發生。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會同有關部門適時出臺工傷保險費率浮動管理辦法。各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要全面考察用人單位工傷風險管理效果,根據用人單位工傷發生率、工傷保險支繳率等因素對用人單位費率實施浮動。
(七)積極推進工傷預防專業化、職業化建設。發揮行業協會、重特大企業示范引領作用,鼓勵其對同行業中小微企業開展工傷預防工作。支持有條件、有能力的第三方專業技術服務機構積極參與工傷預防工作,建立長效服務機制。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會同相關部門遴選工傷預防、安全生產、職業衛生等方面的專家,建立省、市兩級工傷預防專家庫,為開展工傷預防立項評審、宣傳培訓、問題診斷、措施制定、評估驗收等提供業務指導和技術支持。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工傷預防關系勞動者生命健康,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各級各部門要高度重視,切實加強對工傷預防工作的領導,瞄住盯緊工作目標,發揮部門聯動工作機制作用,統籌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因地制宜開展工作。要結合工傷預防五年計劃,制定年度工作方案,確定每年的重點任務,扎實組織實施。要及時研究解決工作中的問題,確保預防工作高質高效推進。
(二)加強制度規范。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培訓項目申報指引和格式文本,為各方規范、精準、便捷申報項目提供支持。建立省級工傷預防培訓機構和線上培訓平臺推薦清單制度,嚴把培訓實施機構條件關,擇優推薦資質合法、信譽良好、服務優質的在線培訓平臺,供各地及大中型企業等依法自主選用。 各市要結合實際,探索創建可操作、可監管、可評價、可推廣的工傷預防模式。
(三)加強激勵約束。各市要按照《工傷保險條例》和《工傷預防費使用管理暫行辦法》規定,精心編制工傷預防項目預算,保證工傷預防工作經費,為開展工傷預防工作提供有力支撐。為確保工作的連續性,有條件的市可按2019年工傷保險基金征繳收入為基數計提2021年度工傷預防費。工傷預防五年計劃中期評估較好的市,可按規定適當提高工傷預防費的使用比例。要加強基金監管,嚴格落實項目驗收評估制度,防止弄虛作假,確保工傷預防費依法合規支出和使用。
(四)加強考核評估。將工傷預防工作開展情況納入對各市政府安全生產目標責任考核內容,促進提高工傷預防工作的實效。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將會同有關部門適時組織開展工傷預防五年計劃中期評估和期末評估,并將有關情況予以通報。要加強對工傷預防項目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監管,定期開展績效評估,推動工傷預防工作的常態化和規范化。各市要及時調度、總結工作情況,每年12月20日前報告計劃落實情況。
附件:《山東省工傷預防五年行動計劃(2021-2025年)實施方案》重點行業企業基本情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