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關于印發關于進一步推動專利產業化
賦能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
若干措施的通知
魯政辦字〔2025〕47號
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各大企業,各高等院校:
《關于進一步推動專利產業化賦能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若干措施》已經省委、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5年5月7日
(此件公開發布)
關于進一步推動專利產業化
賦能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若干措施
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知識產權工作的重要論述,扎實推進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大力推動專利產業化,賦能全省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現提出如下措施。
一、加強高價值專利培育。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建設高價值專利培育中心,圍繞產業“建鏈、延鏈、補鏈、強鏈”需求,開展專利分類分級管理,實施以產業化前景分析為核心的專利申請前評估制度,形成一批產業急需、影響力大、帶動性強、應用面廣的高價值專利,面向重點產業領域加快轉化運用。對積極培育高價值專利、在重點產業領域轉化運用成效顯著的高價值專利培育中心,給予最高200萬元的資金支持。到2026年年底,支持建設高價值專利培育中心30家左右。(責任單位:省市場監管局、省教育廳、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
二、支持建設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圍繞構建全產業鏈知識產權運營生態,支持重點產業相關企業、產業園區、行業組織等建設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整合產學研和上下游企業力量,促進產業知識產權聯合創造、協同運用、共同保護和集成管理。推動實施產業鏈專利產業化項目,結合產業發展特點,提供專利信息分析、轉化對接、價值評估、投融資等專業化服務。到2026年年底,支持建設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20家左右。(責任單位:省市場監管局、省教育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國資委)
三、支持構建重點產業專利池。聚焦重點產業鏈核心專利資源,支持相關企業發揮技術、資本、品牌、資源優勢,建設重點產業專利池,分類有序吸收符合產業發展需求的專利“入池”,推動實現專利“鏈上轉”,通過“池內”交叉許可、“池外”統一許可,降低專利許可交易和技術推廣成本,引領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協作,提高產業鏈韌性和整體競爭力。對建設重點產業專利池、推動專利產業化實施成效顯著的,給予最高300萬元的資金支持。到2026年年底,支持建設產業專利池30個左右。(責任單位:省市場監管局、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
四、支持專利密集型產品備案認定。著眼加快專利價值實現,培育更多主要依靠專利參與市場競爭、并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優勢的專利密集型產品。到2025年年底,實現符合條件的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專利產品備案全覆蓋。(責任單位:省市場監管局、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五、支持專利導航向重點產業發力。優化專利導航工作機制,持續宣傳并落實《專利導航指南》系列國家標準,建立專利導航工作進階提升管理制度。強化產業導航橫向聯動,圍繞全省18條標志性產業鏈、66條重點產業鏈,組織實施一批產業專利導航。搭建重點產業專利導航數智平臺,逐步形成可持續更新的專利導航圖譜,面向產業鏈進行發布。堅持需求導向和目標導向,探索開展高校、科研院所專利轉化運用等多種形式的導航服務,促進重點產業專利轉化運用。(責任單位:省市場監管局、省教育廳、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六、建立專利公開實施清單。推動實施財政資助科研項目形成專利的聲明制度,對高校、科研院所聲明的由財政資助科研項目所形成的專利,自授權公告之日起滿3年無正當理由未實施的,納入專利公開實施清單,鼓勵通過已獲得監管部門批準、具有交易資質的知識產權交易場所掛牌交易,或提交專利開放許可聲明。(責任單位:省市場監管局、省教育廳、省科技廳)
七、推動專利定向轉化運用。聚焦區域重點產業,組織高校、科研院所篩選出具有較好市場前景和潛在經濟效益的專利,面向區域定向發布,推廣限時免費許可、“基本許可費+提成”等許可方式促進轉化運用。圍繞重點產業鏈,構建跨區域專利轉化運用合作機制,發揮“山東省高校院所專利轉化資源庫”作用,梳理專利轉化運用供需清單,按產業細分領域向企業匹配推送,結合“一月一鏈”投融資路演活動,常態化開展專利產業化專場對接,推動更多專利“到產業和產業鏈上”。(責任單位:省市場監管局、省教育廳、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八、支持重點產業專利快速獲權。以“高效辦成一件事”為目標,利用專利快速預審、專利優先審查等資源,進一步提升對新一代信息技術、海洋、高端設備制造等12個重點產業領域專利的服務效能。支持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面向新能源等產業領域拓展專利預審服務范圍。用好知識產權快速協同保護機制,支持對科技發展和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創新主體,通過專利預審通道快速審查,推動專利預審、快速維權、導航分析、轉化運用、存證取證等業務“一網通辦”。(責任單位:省市場監管局)
九、加強專利產業化服務供給。引導知識產權收儲、托管等市場化服務機構拓展服務領域,構建以促進專利產業化為導向的專利“獲權—用權—維權”全鏈條服務生態,提供集成化專利轉化運用解決方案。按照依托產業集聚、服務產業發展、助力產業升級的發展模式,推進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區優化升級。對服務專利產業化成效顯著的知識產權收儲、托管等市場化服務機構,給予最高50萬元的資金支持,每年支持20家。(責任單位:省市場監管局、省財政廳)
十、加強專利轉化運用金融支持。鼓勵高校、科研院所自主設立創投類基金,支持專利轉化運用。發揮山東省科融信綜合服務平臺作用,運用好“魯科貸”“魯科擔”等科技金融產品,緩解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推進知識產權質押登記全流程無紙化辦理,指導參與銀行有序推進知識產權內部評估試點工作,支持金融機構開發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專屬信貸產品。支持各市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入園惠企活動,推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提質擴量,根據各市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等工作成效按檔施獎,分別給予最高300萬元、200萬元、100萬元的獎補。完善知識產權保險服務體系,探索開發涉及專利許可、轉化、海外布局、海外維權等保險產品。(責任單位:山東金融監管局、青島金融監管局、省科技廳、省教育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省市場監管局)
十一、加強重點產業領域專利保護。開展重點產業領域知識產權保護專項行動,嚴厲打擊知識產權侵權違法行為。完善知識產權快速協同保護機制,加強信息化建設,支持各市開展本區域專利維權、協同保護等服務。進一步完善知識產權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快速解決爭端,切實維護專利權人合法權益。加強海外糾紛應對指導,優化省內國家級海外糾紛應對指導分中心布局,提升知識產權公益服務機構海外布點工作效能,為出海企業提供就近、快速、便利的維權援助服務。支持經營主體積極開展知識產權糾紛維權,促進專利高效轉化運用,對維權成功的高價值專利糾紛案件,按不高于案件合理維權費用30%的比例給予最高不超過60萬元的補貼,降低維權成本。(責任單位:省市場監管局、省財政廳)
十二、強化知識產權人才保障。加強專利轉化運用激勵,優化專利評價標準,破除唯專利數量導向,在涉及專利指標的項目評審、人才評價、職稱評定等工作中,將專利轉化效益作為重要評價標準。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加強高校知識產權學科建設,加大專利產業化人才培養力度,打造開放型知識產權智庫,培育懂產業、懂科技、懂金融的知識產權復合型人才。深入實施“助企成長”“助企攀登”“助企遠航”三大行動,充分發揮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審查員實踐基地作用,培養一支契合企業專利產業化需求的人才隊伍。(責任單位:省科技廳、省教育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衛生健康委、省國資委、省市場監管局)
省市場監管局牽頭推動專利產業化賦能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工作。各市和相關單位要加強協作聯動,強化宣傳引導,及時總結經驗,營造良好氛圍,共同推進任務落實。